close

前言:

那是一個與她相處的最後一晚,我們剛從某個聚餐離開準備回家。

那晚有好多的辯論,但我必須坦承這次的對話有大多時間我都在澄清自己的立場,而沒有真實的面對她的疑問與無助。

其實想來,對於那份無助以及他的提問,我也真的無從解答,那大概就是一份焦慮吧,一份我們都共有的焦慮。

 

也許是我害怕讓他誤會我是個會用此來評斷人,或者評斷她。

也許是,事實上在某些時候真的是如此,我無法否認這點。

 

但其實我更想說的是以我們之間的交情與關係的緊密程度,

這些世俗的價值判斷標準早已不適用在你身上,

但我想就算這些你都能了解,你大概仍會無視於這些無關問題的愛阿,包容啊等等的字句、言語。

因為這些無助於問題的解決,也無助於你看見自己

也知道你是如此的重視我,才敢對我提出心中如此疑惑的問題。

所以今天想寫一篇文章,送給妳,祝福我們在這個各奔東西的人生交叉路口上,

就算徬徨,也能清楚地看見自己顫抖的雙手。

 

關於那一晚:

「至少你都知道自己未來的一個大方向啊,但我卻沒有」她略帶無奈地說,

兩手一攤眼睛直瞪瞪的看著我,我知道他不是在對我生氣,但同時我卻感覺到被針對,

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似的,有些慌張,不知如何回應他的無奈。

對話停止了片刻,我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別人在生活中默默對我下的一些標籤或者註解,

即使那並不是我努力所追求的,或者應該說,這些標籤是一系列個人外顯行為後,他人所給予的評價。

 

我想說:

我想在此容許我花一些篇幅做一些澄清,也許這些澄清能夠讓你們能夠更立體的看待我這個人,

也更能幫助你用立體一點的角度看待自己。

首先,我真的真的不會說自己是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

因為那並不是我的人生目標,這樣敘述自己好像有點圈錯人生重點,

我的人生目標並不是設定成為一個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

好多時後的慌張、焦慮都只能藉由各種情緒來發洩、傳達,

好多時候失敗的嘗試都是我不敢以及沒有向人坦承的事實,

這些都不是非親近的人能夠看見的,

在外人看來我的幾個人生重大選擇看起來好像都是那麼的輕而易舉得做出決定然後實踐。

在別人看來的輕而易舉,對我來說是多少的內在心裡掙扎,

多少夜半時分因為過度思考而無法入眠。

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焦慮、會緊張、會徬徨,

但是經過幾次反覆咀嚼這個關於夢想的議題後,

我發現很多時候不是自己不知道要什麼,

而是不敢要。(對我自己而言...比較多時候是這樣)

這個社會給予人們太多「應該...」與「害怕失敗產生的焦慮」,

漸漸的這些聲音無形的植入了我們自己的內在。

 

「人們為什麼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呢?

這個社會為什麼不允許我們徬徨?

為什麼我們不允許自己徬徨?」

諸如此類的聲音猶如環繞音響般的在耳邊。

 

所以我想要在此與各位分享存在治療大師Yalom在「生命的禮物」一書中提到關於生命的意義中的段落。

書裡寫道:

「最好用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處理生命的意義。我們必須做的是投入各種可能的意義中,特別是某種具有自我超越的意義。」

人類似乎是追尋意義的生物,卻不幸被拋進缺乏內在意義的世界。我們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創造牢不可破足以支持一生的意義,

然後以微妙的方式否認自己是意義的創造者,於是我們推斷意義在「那裡」等待我們。我們不斷尋求真實的意義,因而常常陷入意義的危機。

 

許多人尋求治療是出於對生命意義的關切,比例遠比治療師所知道的還要高。榮格說來找他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為這個原因。

這種訴求會以不同的方式表現。例如:「我的生活雜亂無章。」「我對任何事都缺少熱情。」「我為什麼活著?要到哪裡去?」

「生命當然有某種更深的意義。」「我覺得好空虛,每天晚上以電視度日,使我覺得沒有意義、沒有用處」「即使現在已經五十幾歲了,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接下來他在書中提到一些他自己遇到的個案。

 

近年來,過早成功的高科技富翁常出現的生活危機,這對沒有超越自我的生命意義體系,是非常有啟發性的。

這一類人多半是以清楚的遠景開始他們的生涯-要成功,賺一大堆錢,過高品質生活,得到同人的尊敬,早早退休。確實有無數的人在三十幾歲就達到這個目標,

可是開始升起疑問:「現在呢?我下個四十年要做什麼?」

當所賺的錢根本花不完的時候,他們知道再賺更多根本就沒道理,也沒意義,卻還是停不下來。他們知道他們沒有時間陪家人,沒有把時間花在貼心的事情上,

可是就是無法放棄遊戲不玩。有位房地產大亨告訴我,他覺得如果自己停下來的話,就會消失不見。

叔本華說,意志本身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只要滿足了一個願望,就會出現另一個願望。雖然會非常短暫的舒緩、瞬間得飽足,可是很快又會轉成無聊。

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翻來覆去。」

不像處理其他存在的終極關懷(四大存在終極關懷:死亡、孤獨、自由、無意義)的方式,我發現最好用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處理生命的意義。

我們必須做的是投入各種可能的意義中,特別是某種具有自我超越的意義。重要的是投入,而治療師所做的,就是找出投入的障礙,並幫助對方移除障礙。

就像佛陀所教導的,對生命意義的疑問是無益的,人必須讓自己沉浸在生命的水流中,讓疑問隨流而逝。

 

徬徨焦慮都是個當然必有的過程,

也許花些時間看看自己心中的恐懼,

聽聽那份阻擋你前進的焦慮想要告訴你什麼,到底是什麼東西阻擋了你投入生命意義的流?

 

 

 

希望看文章的你們別單單只透過這篇文章來認識我,這絕對只是部分的我,呈現了部分我願意讓你們看到的我。(還是很想要澄清自己XD

也希望看完有更多想法或引起各位共鳴的部分歡迎跟我討論給予我回饋:)

arrow
arrow

    I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