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文章我想要來介紹一本書,「柔弱的勇氣」是由一位擁有高度敏感特質Kathrin Sohst所撰寫的書籍。這本書相較於其他心理相關書籍來說,Kathrin放了較多關於高敏族的心理學理論以及真實案例,並且引導讀者去理解、同理高敏族可能遇到的相關議題。本書綜合了其他同為高敏族的真實經驗,以及關於高敏感特質的敘述、測驗。如果你自認為是一位感官、感受相當敏感的人,那我非常誠摯地推薦閱讀這本書,我認為了解自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生功課,當你夠瞭解自己,也才能夠打造專屬於自己的生活風格。另外,我也非常推薦擁有高敏感特質孩童的父母閱讀此本書。小孩相較於大人來說較無法清楚地認識自己,孩童透過與重要他人、師長與同儕間的互動進而形成「自我」。如果父母能夠更瞭解孩子的敏感性,理解他們的「能」與「不能」,我相信父母能夠成爲一位更好的照顧者,並且也更能同理孩子的情緒與感受。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何謂高敏族(Highly Sensitive People)。

 

        在本書中就放了一份30題的自我檢測,幫助讀者自我檢測敏感程度。其中一項讓我非常認同的就是「我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消化處理好某個感受強烈的經驗。有時某些情況會在一段時間後再度浮上心頭,使我必須進行『後續處理』。」

其他還包括:

 

1. 強烈的氣味、閃爍的亮光、過緊的服裝和大量的人群都使我倍感壓力。

2. 對於藥物、尼古丁、咖啡因及酒精反應非常強烈。

3. 我總是避開帶有暴力、死亡和激烈衝突等議題的負面新聞及電影。

4. 我容易產生過敏反應。

.

.

.

「更多詳情請見本書第28頁」

 

另外我們也能在網路上搜尋到許多高敏族的相關測驗。

此連結為我搜尋到的中文版高敏感族自我檢測量表,給你們做一些參考。

 

 

 

        簡單地說,我們可以想像每個人身上都有根天線。而每一個人的天線所能接收訊息的範圍都不太一樣。某些較為敏感的天線,容易接受到較細小、瑣碎的訊息。對於那些非高敏感族的人來說,他們很常會對敏感的人說出:「你也太敏感了。」、「放輕鬆一點嘛」、「別老是在小事上鑽牛角尖」、「你一定要動不動就哭嗎?」....等等這種否定對方想法、情緒的字眼。在一般人(非高敏感族)的眼裡,我們的感受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也特別容易接受到他人不諒解的反應。

 

 

 

        就以我自身的經驗當作例子。小時候愛哭的我,總是在哭得一蹋糊塗,感覺到很委屈時,聽到外婆很兇的告訴我「我數到三,不要再讓我聽到哭聲。」通常識相或者罩子很亮的小孩就會趕快眼淚鼻涕擦一擦,乖乖閉嘴了(譬如我弟)。但天身反骨或者可以說天生白目的我。這種時候我更因此覺得委屈,繼續放聲大哭,最好哭到全世界都知道有人在打小孩(誤...。甚至到了國中時,我爸也受不了我那麼愛哭,這麼能哭的能力(?),總是在我哭得停不下來時,大聲斥責我,或者乾脆轉身走人。(即使長大後我能理解爸爸只是不擅長處理情緒,但那又是其他議題了,在此我們先將文章聚焦,之後有機會再談談我可愛的爸爸)

 

 

 

        從小到大,我敏感的特質一直都沒被發現,但卻能很容易看到敏感特質所造成的結果。

曾經我一度很討厭這樣的自己,因為年幼的我理解到哭泣這件事情是不被接受的,是不討喜的。每一次的哭泣,換得的就是嚴厲的指責。

 

 

 

 

        就如同我這篇文章的引文所說的,年幼孩童的自我概念是透過與重要他人互動後而學習來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我的成長經驗中,我學到了什麼。首先,當我感覺不舒服時,我就會想哭,因為哭完可以讓我感覺好受一些。但是我卻從大人那認知到「哭泣」是不被接受的。我在我的「哭泣需求」與「大人給予的認知:哭是不對的」這兩者之間產生了衝突與矛盾。成長的過程中,我不斷的內化大人給予我的認知:「哭泣是不對的」。我開始討厭這樣愛哭的自己。甚至我學會了無聲的哭泣。也嘗試很多方法想要忍住眼淚,譬如往上看啊、轉眼珠子讓淚水趕快蒸發等各種令我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好笑的方式。為的就是「我不能哭」,因為我學到「哭」是不對的,「愛哭的小孩是不討喜的」。

 

 

 

 

        舉了這個慘不忍睹的例子其實重點是想告訴大家,高敏感特質的人在面對眾多感受與情緒後已經自顧不暇,卻還要面對外界給予的諸多評價與否定的態度,進而產生「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的價值,懷疑是不是自己出了什麼樣的問題。為什麼別人面對相同的事件都能遊刃有餘的應對,但我卻如此的鑽牛角尖?

 

 

 

        「對高敏感族來說,似乎所有事的重要性,都比那些擁有正常敏感度的人所表現出來的要高一些。無論是要消化處理過去所經歷的事件,或者僅僅只是目前被迫面對那些天生或後天愛嚴厲要求我們的人,高敏感者所感知的程度都更高。我們必須學習我們從未學習過、而且總是逃避的事物,也就是說,得與衝突打交道。即使衝突對內心柔弱者仍是一種挑戰,但正面迎擊並且解決爭端還是非常值得的。」——截自「柔軟的勇氣」第14頁 

 

 

 

 

        「在正確與錯誤的彼岸有個地方,我們可以在那裡遇見自己。」——魯米(Rumi)

          

         然而,高敏感性並非都只有壞的影響,它就如同我們所認識的各種特質一樣,是某種傾向。特質是中性的,而決定此項特質好、壞的是我們內心的評價。如果我們帶著評價的有色眼鏡看待它,它就是呲牙咧嘴的三頭猛獸。試著拿掉這副評價眼鏡時,你會看見高敏感族豐富的內在情感,與他心思細膩的一面。我們比其他人更能感覺別人的感覺,我們更能體會到情緒所帶來的豐富感受,儘管負面情緒總讓我們不是那麼的好受,但那是一種能力。高敏感族所感受到的既多且深又強烈。即使沒有外在的刺激,我們的內在生活還是多采多姿;若有外來的推動力量,我們的情感則波濤洶湧。這些刺激影響著我們每天生活中的經歷,使我們人生充實,也使我們成長,而且一輩子都如此。就拿我自己來說,情緒敏感的特質讓我很容易理解他人的情緒,甚至彷彿我自己親身經歷了別人的情緒,它使我很容易與其他人產生連結。就像是告訴別人,「我理解你的感受喔~~~」的訊號一般。

 

 

        這本書花了好一陣子才讀完,它不像「被討厭的勇氣」那樣深入淺出,的確需要多一點的耐心與毅力去讀完它。但介紹的內容是真的很扎實,蒐集許多同樣身為高敏感族的經驗與生命故事。藉由一篇又一篇的例子去佐證身為各類高敏感族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所以也讓我們知道,高敏感族又更能細分不同種類,在這就不加詳述了,有興趣的一定要去讀這本書。

 

 

        

 

        我希望藉由分享這本書,以及自我坦露生命中的重要故事與經歷,讓不管是同樣是高敏感族的你更認識自己,或者是同樣身處在自我懷疑漩渦的人們,能夠藉此文章好好的靜下心,仔細的傾聽自己的內在。多久沒有停下腳步,單純的問問自己的內心過得如何?去除掉生活中各式各樣的雜事與代辦事項後,你身上擁有什麼?你有沒有面對自己內在真實感受的勇氣?

 

                                                   

 

 

 

 

 

 

 

 

 

 

 

 

 

 

 

 

 

 

 

 
arrow
arrow

    I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